汉米尔顿陶瓷|佛山陶瓷行业发展及趋势大盘点

2018-05-06

佛山建筑陶瓷源于“石湾陶瓷”,有上千年的历史,沉淀了大量的文化。目前,佛山陶瓷的抛光砖、仿古砖、微晶砖等品种一应俱全,出口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国内的一级经销商达数万家。2017年对于佛山陶瓷来说,应该是久违的春天。

2017年即将过去,佛山市建材行业协会秘书长孔海发专门撰写了《2017佛山陶瓷(砖)行业发展报告》,从“佛山陶瓷的发展与现状”、“2017中国陶瓷砖产业概况”、“2017年佛山建筑陶瓷行业概况”、“2017佛山陶瓷热点关注”、“佛山陶瓷未来发展分析”五个篇章,以翔实的数据对2017年的佛山陶瓷(砖)行业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总结。

建筑陶瓷(瓷砖)是佛山建材行业的主要支柱产业,各类品种齐全。佛山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,“佛山陶瓷[FsTaoCi.com]”唱响全国,响誉全球。2016年,国家质监总局对佛山陶瓷品牌评价为429.56亿元,潜在价值825.74亿元。

佛山陶瓷的发展与现状

佛山建筑陶瓷源于“石湾陶瓷”,有上千年的历史,沉淀了大量的文化。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“石湾瓦,甲天下”的美誉。石湾以“陶”为主,有“南国陶都”之称。到了解放初期,石湾陶瓷已经发展成为有艺术陶瓷、日用陶瓷、园林陶瓷、建筑陶瓷、卫生陶瓷、工业陶瓷等产品类别,成为了与江西景德镇、河北唐山、湖南醴陵、江苏宜兴等地齐名的国内陶瓷重要产区之一。

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,乘改革开放的春风,石湾陶瓷开始大规模产品结构调整,发展建筑卫生陶瓷,而艺术陶瓷、日用陶瓷出现了明显的收缩。九十年代初期,国有企业开始转制,大量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兴起,产业辐射到南庄、西樵、官窑、乐平等地,覆盖全佛山,并涌现了众多优秀的民营品牌企业。

到了2001年,出于商业因素,个别企业看重四川天然气的优势,佛山陶瓷出现了第一批向外扩张(转移)的企业,在四川夹江及周边地区投资建厂。2003年南海、顺德、高明、三水撤市建区,在这种大环境下,佛山陶瓷发生相应的结构性调整。于是,佛山陶瓷企业开始在周边地区寻找新的生存环境,出现了第二轮的产业转移,到了2005年后,开始在清远、河源、恩平、肇庆等地投资建厂。

到2006年后,佛山(本土)的建筑陶瓷生产规模达到了顶峰,当时有陶瓷企业500多家,生产线1200多条,产能近15亿平方米/年,占当年全国产量的近半壁江山。同时,随着佛山商业中心地位的提升,政府提出产业整治,逼于环保和成本压力,佛山陶瓷开始了第三轮产业转移,相邻广东的江西成为了承接佛山陶瓷的热点地区,形成了今天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新格局。在广东省内,除佛山以外,还形成清远、河源、肇庆、恩平四大生产基地。

到了今天,佛山陶瓷的抛光砖、仿古砖、微晶砖、内墙砖、外墙砖、广场砖、马路砖等品种一应俱全,出口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,在国内的一级经销商达数万家。总产量约20亿平方米/年,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/年,产量占全国30%以上,出口量占全国70%以上。其中保留在佛山本土的规模以上企业62家,生产线330多条,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,形成了瓷砖生产、装备制造、化工制造、产品研发、物流运输等完整的产业链。

目前,佛山陶瓷在产品质量、生产装备、市场营销、出口贸易、品牌建设、企业管理、环境保护、清洁生产、技术创新、产品设计、人才素质等都走在全国前列。有蒙娜丽莎、东鹏、新明珠、新润成、顺成、宏宇、博德、简一、欧神诺、欧文莱等大批知名品牌。

至此,佛山陶瓷(瓷砖类)同时获得省级、市级政府质量奖的企业有1家。获中国弛名商标41件,省著名商标72件,省名牌企业45家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中心43家,其中国家级2家,省级20家,市级23家,还有大批区级的,每年有一批专利获得国家授权,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、新产品和新技术更是硕果累累。全部企业启动了清洁生产,并通过政府验收,末端治理达到国家环保标准。

佛山陶瓷未来发展分析

环保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。上到中央,下到地方政府都极为重视。在这种大环境下,对企业来说是“危险”也是“机遇”,谁能在此方面领先一步,谁就能先抓住机遇。先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,能抢先一步占领市场。相对于国内其他陶瓷产区,佛山企业的环保基础比较好,对佛山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经营机遇。如何在这种优势下,紧抓机遇,发挥企业的潜力,是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
国家的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为企业向外拓展提供了一个新机遇。特别是东南亚市场,尤其是马来西亚,对建材的需要很大。如何利用佛山制造业优势,联合其他建材,满足对方整体采购的需求,也是佛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方向。

企业自我素质提升是应对市场变幻的根本。跑赢了对手,就是胜利的开端。管理水平、技术创新、人才应用等,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,但是否能真正做到这些方面综合提升,就需要企业自我思量了。